伊莉討論區

標題: 網路購物的評價機制,反而造成不理性的購物決策? [打印本頁]

作者: jiunn36    時間: 2017-11-27 03:00 AM     標題: 網路購物的評價機制,反而造成不理性的購物決策?

[attach]121225883[/attach]  使用網購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習慣了這個更透明、自在的購物環境:不管想不想買某樣東西,都先看看網友評價怎麼樣再說。評價數多不多?好評有多少?視窗瀏覽一遍,一件商品的好壞在我們心中也有了拿捏。然而在史丹佛大學心理系博士後德里克・包威爾(Derek Powell)一項研究卻顯示,消費者看待商品評價的方式,可能會導致大家做出不理性的購買決定。
  這個研究發現:
    人們在網購中過於看重一件商品有沒有足夠多的評價數,而相對看輕這件商品的評分有多高。換句話說,在相同的條件下,消費者更加青睞銷售量可觀的「熱銷款」(儘管評價數多,但評分卻可能較低),而不願為那些「叫好不叫座」的商品打開荷包。然而,商品評價數與其質量好壞其實並無直接關係。相反的,一個擁有大量評價的低分商品,跟一個僅有少量評價的低分商品相比,品質反而「低」得更為穩定一些。因此,過於看重評價數,可能會讓我們買到一件糟糕的商品。
      [attach]121225884[/attach]
  在開始實驗之前,研究者先從亞馬遜網站上收集了356619件商品的共計15655439條評價,這些商品主要來自手機、電器、餐廚、健康與美容四個類別。通過分析這些現實中的數據,研究者完成了兩項工作。首先,他們證明了一件商品的流行度(即評價數)與其本身的質量和消費者滿意度(即評分)之間沒有什麼關係。其次,通過傅立葉建模的方式,研究者推算出了一個理性的消費者在不同的評價數和評分基礎上「應該」做出什麼樣的決策。這樣,他們就為可能出現的不同實驗結果提供了一個可供比照的標準。
  隨後,研究者招募了138名成年受試者,讓他們在一系列配對商品之間評估自己更願意買哪一件。其中一件商品只有較少的評價數(大約25個),評分在2.7~4.6分之間波動;另一件商品則有大量的評價(大約150個),並且它的評分在一半的情況下要高於評價少的商品,而在另一半的情況下則評分更低。
     [attach]121225885[/attach]
  研究者關心的是,受試者在評價數與評分各異的商品之間會如何選擇。結果發現,受試者對評價數多的商品存在很明顯的偏好。當兩個配對商品的評分都較高時(4.6分),受試者選擇評價數多的商品的概率接近95%。這一結果比較符合我們的直覺,那些評價好銷量又多的商品,我們確實更願意購買它們。
  但有趣的是,如果兩個商品的評分都很低(2.7分),受試者仍然有接近90%的概率會選擇評價數多的那一個。然而,「由150個評價得到的低分」與「僅由25個評價得到的低分」,雖然評價都不高,卻有著本質區別。依據統計學原理,前者由於樣本量大,因此所得到的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差評」;而後者由於樣本小,「差」的結果有可能只是誤差導致。換句話說,基於大量消費者評價的差評商品,一定會很差;而基於少量消費者評價的差評商品,則可能很差也可能還行。
  然而更糟糕的情況是,相比於2.7分的低分商品,一件商品只要評價數足夠多,哪怕評分更低(2.4分),受試者還是會有超過40%的概率選擇它。可見,消費者在網購中對爆款的偏好是較為明顯的。
  在整個實驗中,傅立葉模型對受試者行為的擬合度只有0.17,也就是說,他們在實驗中的實際表現,與模型所得到的「利益最大化」的答案相去甚遠。
     [attach]121225886[/attach]
  包威爾認為,消費者是受到社會線索的影響,才會變得像羊群一樣跟從同伴的選擇,而這些線索就是一件商品有多少人評價。社會學習理論表明,人們會有意無意地通過觀察、模仿其他人的行為,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社會學習不僅能讓我們在短時間內快速獲得較為可靠的解決方案,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規避環境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這是一種「不學而能」的能力,也有深刻的進化意義。因此,人們做決策時的第一直覺是跟著其他人走,這麼做是一個相對安全的選項。而選擇少有人走的路所產生的焦慮感,也會驅使人們調轉方向跟著其他人走。
  消費者在網購中所表現出的偏好評價數的傾向,便是社會學習的結果。他們會將流行(評價數多)的商品視為「好」商品,而忽視評價數對於消費決策的真正用處是衡量一件商品評分的穩定性:評分所基於的評價數越多,那麼這個商品的評分則越穩定。
  因此,下次剁手時,先把自己從對評價數的執著中解救出來,而要同時考慮評價數與評分這兩個指標。一個評價數多且評分高的商品,自然是極好的;但一個評價數多卻評分低的商品,也有可能是實實在在的糟糕。



作者: jr8147981    時間: 2017-12-20 10:00 PM

網路上的評價及評分我自己來說只是小小的參考,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需求後再買東西的,而又有多少人是在拿到商品後興沖沖的給評的?
一個產品的瑕疵除非當下發現有問題,不然還是需要些時間的考驗的,
有些人拿著的手機動輒2萬起跳,要嘛滑臉X,看you吐,或li再來就是遊戲(非工作上使用),心裡覺得就這樣真的有必要買那麼高價位的嗎?畢竟賺錢真的滿累的,買那麼高價的手機畢竟不是拿來賺錢,而大部分時間如果都放在以上說所述的app,哪還會有心思用來增加自己競爭力呢?

作者: ts153    時間: 2018-1-8 06:37 PM

本來商品的流行度(評價數)和消費者滿意度(評分)之間沒有什麼關係! 消費者應該要知道啊!
作者: awwwa1228    時間: 2018-1-10 12:46 AM

人心是很容易被數字影響的啊 現在網路評價模式大大影響了人們的消費模式
作者: ben6705    時間: 2018-1-10 11:24 AM

那如果沒有評價機制,可以嗎?
評價機制現在不能全信,但沒有評價機制又要信任什麼呢?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web.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