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漢末煙雲——蓋勳的正直真不是蓋的 [打印本頁]

作者: gnidnic    時間: 2018-7-31 11:30 PM     標題: 漢末煙雲——蓋勳的正直真不是蓋的

世人皆濁,唯我獨清。當殘暴的權勢向我張開血盆大口時,老夫必迎著這份猙獰重重地唾其面。


       “昔伊尹、霍光,權以立功,猶可寒心,足下小丑,何以終此?賀者在門,吊者在廬,可不慎哉!”——《後漢書·蓋勳傳》


       公元189年,漢靈帝劉宏駕崩。同年八月,洛陽城發生政變,外戚勢力代表大將軍何進被殺,而此前霍亂朝剛已久的“十常侍”又被袁紹所誅殺。此時漢朝的三大勢力,宦官已被血洗,而外戚又已經死絕,太后和皇帝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保護,皇權的軟肋就這樣赤裸裸暴露在了官僚集團的面前。九月,董卓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毒殺何太后,逐漸控制了朝野。而上文便是蓋勳在董卓把持朝野後給董卓去的一封信。


       “祝賀的人站在你家門前,給你弔喪的人就在你墳前。是小丑,就該小心一點”。剛走上權利巔峰的董卓,迎面就被蓋勳啐了一口老痰,以董卓暴戾的尿性,蓋勳自然沒什麼好果子吃。但史料有載,對於蓋勳的“吐痰行徑”,董卓竟表現出了“意甚憚之”。


能讓眼睛裡片點沙子都不容的董卓心生畏懼,蓋勳又是何人?答:蓋勳是一個比董卓眼裡更容不得沙子的人。


       蓋勳,字元固,敦煌廣至縣(今甘肅省安西縣,與敦煌為臨,古敦煌區域劃分應和現敦煌區域劃分有所不同)人。蓋勳生於涼州官宦世家,少時便被推舉為孝廉,後任漢陽郡(古天水郡)長史(幕僚),亦成了涼州官宦中的一員。


       古代涼州又稱為西涼,位處東漢版圖的西北角,此地東聯東漢京畿統治中心,西接川蜀漢中,為漢家戰略要地。公元184年,中原大地上爆發了著名的黃巾起義。雖然起義戰爭僅持續了一年就被皇甫嵩帶領的政府軍消滅,但本已搖搖欲墜的東漢政權經過此番鬧騰也就更為疲軟了。而西涼邊陲上早已蠢蠢欲動的羌族人觀察到了黃巾軍起義所爆發出來的引力波,借勢起義,將戰火點燃到了甘肅東北部地區。


       而歷史的尷尬和必然之處在於蓋勳的第一次出場卻不是應對羌族的作亂。時武威郡太守仗著自己在朝中有權勢撐腰,在當地橫行霸道,武都從事蘇正和準備上書彈劾其罪狀,而涼州刺史的梁鵠因怕得罪權貴,又欲將蘇正和治罪殺害。因蓋勳與蘇正和有仇,梁鵠便向蓋勳諮詢此事。當時有人勸蓋勳趁機報仇,而蓋勳卻以“因公事殺害良臣,是不忠!乘人之危,是不仁”為由拒絕了眾人的提議。而後又為蘇正和解圍,許是未能藉刀殺人,此事也就作罷了。後蘇正和得知此事,特意跑去拜謝蓋勳,蓋勳不僅閉門未見,此後又記恨如初。幫你並不代表不恨你,蓋勳的正直頗為固執。成語“乘人之危”便出於此處,蓋勳未乘人之危,於後世傳為佳話。
   梁鵠殺人未遂,後因想調回中央,又運作了一番,遂了。梁鵠走後,新來的刺史名叫左昌。而他到任的時間也是吉利,公元184年,黃巾軍起義,天下大亂,後羌人作亂,將戰火燒到了涼州。而面對漢室危亡,新來的刺史和歷史上眾多寄生蟲一樣,於戰火中悶聲發起了國難財。“北地羌胡與邊章等寇亂隴右,刺史左昌因軍興新盜數千萬”(《後漢書·蓋勳傳》)。而這一切引發了正直的蓋勳的強烈不滿,許是認為一個人不會一直不要臉下去,蓋勳便耿直且固執地進行勸諫。左昌被蓋勳說的很生氣,又無詞反駁,便讓蓋勳駐紮在阿陽縣(今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和平涼靜寧縣一帶)來抵抗反賊的鋒芒,欲借叛軍之手使蓋勳獲罪。然而左昌顯然低估了蓋勳的能力,累累硝煙過後,左昌接到了一個又一個蓋勳獲勝的消息。


       反賊攻阿陽不下,便將進攻的矛頭調轉到了金城(今蘭州),後金城失守,郡守陳懿被殺,從事邊允和韓約在脅迫中也入了羌族的陣營,而後,涼州州府所在地冀城被叛軍所圍。本想著“大砲一響,黃金萬兩”的左昌被包圍後便急召張勛來救,時張勛與從事辛曾、孔常一道駐紮在阿陽,對於刺史大人的求援信,這兩人表現地並不是很感冒。後還是在蓋勳以延誤軍期當斬的喝令聲中,阿陽兵馬才得以出動馳援冀城。然解冀城圍城之危,蓋勳僅出面責備了羌族總司令邊允和韓約的背叛(羌人拉這兩位入夥後,便將最高指揮權交到了這兩人手中,以此可見,羌人還是很實誠的),兩人便撤兵而去。


       而後左昌因貪贓坐罪,涼州又迎來了一位名為宋梟的刺史。相比前面兩人,此人雖要比前面兩位前任要正直的多,但腦袋似乎有點不夠用,竟將涼州疊起的戰火歸結為涼州人讀書少,初來涼州便提議讓涼州之人家家抄寫《孝經》。蓋勳勸說無果,其竟將自己偉大的想法上報給了朝廷,而朝廷給他的答復是涼州太危險,你不適合呆在這裡。以平叛不力為由,將其免職。而後楊雍接任涼州刺史,重用蓋勳,戰火之下的涼州刺史才算得上稱職了一回。


       時護羌校尉夏育(朝廷任命的官職,掌西羌事務)被叛軍所圍,蓋勳應刺史楊雍之名前去救援。兵至狐盤,被羌族叛軍所敗,蓋勳在剩餘百餘部下的情況下,依舊結魚麗之陣(古代將步卒隊形環繞戰車進行疏散配置的一種陣法)抵抗叛軍。此役蓋勳受了三次創傷,依舊巍然不動,羌族句就種部落首領滇吾曾受蓋勳的恩德,替蓋勳求情,不料蓋勳反怒,大罵反賊,言之鑿鑿裡滿是將軍戰死沙場的無畏。羌兵打了這麼多年仗,還是第一次見不要命的將軍,佩服之情油然而生。滇吾親自下馬讓馬給蓋勳(昔李廣被圍,奪馬而出,筆者臆斷滇吾這麼做是想給蓋勳留存幾分顏面),但即便在生死面前,蓋勳所堅守的正直依舊是固執的。“勳不肯上,遂為賊所執”,不得已,羌人只得將蓋勳綁起來送到漢軍營帳中。原本的殺戮變成了護送,沒來由讓人不佩服蓋勳正直之下的人格魅力。此事過後,刺史楊雍上表提攜蓋勳為漢陽郡太守。
公元188年,漢靈帝徵蓋勳為討擄校尉。十月,靈帝在平安觀閱兵,後召見蓋勳,向蓋勳詢問天下反叛的原因。蓋勳直言不諱,道明這一切都是皇帝寵幸之人的子弟們幹的好事。時“十常侍”之一的蹇碩也在場,對於蓋勳未有片點修飾的正直,便記恨了下來。對於皇帝閱兵一事,蓋勳亦向皇帝明言,戰火已經燒到邊陲,皇帝卻在京師舉辦閱兵,在彰顯國力的同時,難免有些“窮兵贖武”。被宦官甜言蜜語所包圍的靈帝,猶如發現新大陸一般見識到了蓋勳的耿直,甚是高興。“善。恨見君晚,群臣初無是言也。”




       後蓋勳曾與劉虞、袁紹等人結盟謀劃誅滅“十常侍”,只不過沒過多久,蓋勳便在蹇碩的“撮合下”遷為京兆尹,離開了東漢統治中心洛陽。而蓋勳的正直也不是蓋的,其到任後查明長安令楊黨(其父為太監頭子)依仗權勢搜刮民脂民膏達千萬之多,便上報朝廷請求處置。時靈帝亦不想宦官權利太過強大,便下旨糾察,楊黨及其父因此獲罪。後皇太子因寵幸一名叫高望的小太監,授意蹇碩提拔其為孝廉,報至京兆尹蓋勳手中亦未能批准。因靈帝對蓋勳的信任有加,即便當時權傾朝野的宦官勢力極為記恨蓋勳,也拿蓋勳的正直沒有絲毫辦法。


       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東漢政權在一番權利較量後落入了董卓手中。而後,便有了前文中蓋勳向董卓送去的書信。即便不能左右政治的走向,但當凶神惡煞露出獠牙時,蓋勳固執的正直在寒光中越發的明亮了起來。後董卓將蓋勳外放為穎川(今河南省禹州市)太守,亦可見對此人的忌憚。


       公元191年,蓋勳隨董卓從洛陽轉移至長安(時關東聯軍起兵反董,年初孫堅率軍攻破洛陽,四月董卓撤至長安)。5月,蓋勳病逝,享年五十一歲,死後陪葬於安陵。即便到了生命的盡頭,蓋勳的正直依舊是固執的,立遺囑死後不接受董卓的任何饋贈。此時董卓大廈將傾,能在離世前看到董卓狼狽,將軍帶著固執的正直自然亦能含笑九泉。
https://media.weibo.cn/article?id=2309404017836388397037&mod=zwenzhang&jumpfrom=weibocom
遊戲沒有出蓋勳有點可惜
這人我是因為一本書裡頭提到此人
而對這位漢末良臣感興趣
簡單來說就是東漢晚年別說是蹇碩拿他沒轍
董卓這位殺人王也不敢在他面前擺架子
這篇沒提到的事還有:
董卓在軍事會談上對朱雋不耐煩拍桌子怒嗆
朱雋不敢頂嘴,蓋勳回嗆
你算什麼東西?當年武丁如此賢明(一說是衛國君主,史書傳抄時誤植)還得詢問眾人意見,何況是你?
這句就把董卓罵到啞口無言,之後向朱雋道歉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web.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