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行為決策學-2---劉炯朗
頁: [1]

LWHCC 發表於 2010-2-5 12:05 AM

行為決策學-2---劉炯朗

上一次我們談到行為經濟學的一些基本觀念,今天我想繼續多談一點。「行為經濟學」是1970年開始把心理學和認知科學,融合到以嚴謹的數學為基礎的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今天我要談的題目是「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也就是在得失之間如何選擇取捨。

首先,讓我用純數學的觀點來談風險管理,讓我提出兩道題目。第一道題目:假如您有1/2的機會贏得1塊錢,或者1/4的機會贏得2塊錢,您會選擇哪一個呢?您會覺得無所謂,因為兩個選擇是等價的。第二道題目:假如您有1/2的機會贏得1塊錢,或者1/4的機會贏得3塊錢,您會選擇哪一個呢?您會要後面一個選擇。

您這兩個答案都是正確、有嚴謹的數學根據;在第一道題目裡,如果,您有1/2的機會贏得1元,您玩一萬次,您大概會贏5,000次,所以,您會贏得5,000元;如果您有1/4的機會贏得2元,您玩一萬次,您大概會贏2,500次,您也會贏得5,000元,所以,當您說這兩個選擇是等價的時候,您是對的。同樣,在第二道題目裡,如果您有1/2的機會贏1元,您玩了一萬次之後,您大概會贏5,000次,所以您會贏得5,000元;如果您有1/4的機會贏得3元,您玩一萬次,您大概也會贏2,500次,但是贏得的總金額是7,500元了。這兩道題目說明了機率理論(Probability)裡最基本的觀念,那就是一個選擇的預期價值(expected value)。一個選擇的預期價值,等於這個選擇成功的機率,乘上這個選擇成功的回報。換句話說,預期價值比較高,平均回報就會比較好。因為,如果您玩這個遊戲一萬次,一百萬次,您的平均回報就非常接近預期價值了。

所以,在第一道題裡,1/2的機會贏得1元,選擇的預期價值是1/2×1,等於1/2元;第二個選擇您有1/4的機會贏得2元,預期價值是1/4×2,也是1/2元。在第二道題目裡,1/2的機會贏得1元,預期價值是1/2×1,等於1/2元;第二個選擇有1/4的機會贏得3元,預期價值是1/4×3,那就是3/4元,所以,第二個選擇比第一個選擇好。站在純數學的觀點,預期價值的理論是簡明正確的。

但是,如果把上面的題目改一下,第一道題目是如果您有1/2的機會贏得1億元,1/4的機會贏得2億元,您會說這兩個選擇是等價的嗎?第二道題目如果您有1/2的機會贏得1億元,1/4的機會贏得3億元,您會選擇後者嗎?我相信許多人,會跟我一樣在兩道題目中都選擇有1/2的機會贏得1億元,因為1億元就夠了,何必冒險去爭取2億元或3億元呢?這就是經濟學家對得失取捨的看法,也就是經濟學不能百分之百靠純數學作為論證基礎的原因。對數學家來說,2億元是1億元的2倍,但對一般人來說,有2億元和有1億元相比,您會住2倍大的房子,開2倍貴的汽車,吃2倍貴的飯,有2倍多的快樂嗎?因此,經濟學家引進了效用(utility)這個觀念,效用(utility)和價值(value)這兩個觀念,是相關但是不完全相同的,在正常的情形下,價值增加,效用也增加,但是,往往不是成正比。2億的價值是1億價值的2倍,但是,2億的效用不見得是1億效用的2倍。古人也說:「醉後千杯不如無」,就是說您喝酒喝醉了,再喝下去,喝不出什麼滋味、什麼感覺,是把酒浪費了,這就是經濟學家的看法。我在美國的時候,有人在家裡開酒會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要開些好酒,到了後頭,可以開些比較便宜的酒,因為大家都喝醉也就分不出好酒和壞酒了。這就是在效用理論中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的觀念。邊際效用這個觀念是:價值增加,效用也會增加,但是增加的比例,會越來越小。對一般人來說,中了樂透頭獎6億的價值,換算過來的效應是很高的,但對身家財富有一萬五千億台幣的比爾蓋茲來說,6億的樂透獎金真是九牛一毛,它的邊際效用是不大的。在一般的稅法裡,有錢人的稅率比較高,他們付的稅也比較多,一個可以支持這個觀念的理由是,對有錢人來說,他付稅的錢雖然數目比較大,但是,這些錢對他們生活享受和快樂的邊際效用是不高的,在經濟學裡,效用理論是一門重要的學科。

讓我們再看一個例子,那是在數學和經濟學之外,還得加上心理學的解釋,第一道題是,如果您肯定可以得到一百萬元,或者您有1/2的機會可以得到兩百萬元、1/2的機會得到「0」,您的選擇是什麼呢?請您先把答案寫下來。第二道題是,如果您肯定要賠一百萬元,或者您有1/2的機會要賠兩百萬元、1/2的機會不要賠,您的選擇是什麼呢?請您也把答案寫下來。好了,讓我看看您的答案是否和多數人一樣呢?在第一道題,在肯定得到一百萬元,和有1/2的機會得到兩百萬元、1/2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之間選擇,多數的人會選肯定得到一百萬元。第二道題,在肯定要賠一百萬元,和有1/2的機會賠上兩百萬元、也有1/2機會不要賠,多數人會選有1/2的機會會賠兩百萬元、也有1/2機會不要賠。這個結果,不能夠用數學上預期價值的理論來解釋,因為每道題裡,兩個選擇的預期價值是一樣的,這個結果也不能夠完全用經濟學上邊際效用的理論來解釋。按照邊際效用的說法,在第一道題裡,選肯定得到一百萬元卻不去追求兩百萬元,是合乎邊際效用的說法的。因為,再多一百萬的效用並不那麼大,但是按照這個邏輯,在第二道題中,也該選肯定的賠一百萬元,因為一共要賠兩百萬的話後果是會更加嚴重的,這個結果按照心理學家的解釋,是在人們的心理上,賺和賠是兩個不對稱的觀念。在可能賺的情形下,一般人決策的心理是保守,避免風險;在可能賠的情形下,一般人的心理是搏,搏以賠一點,換取完全不要賠的機會。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在賭場裡,輸的人輸得越多賭得越大。

我們前面講的一個例子裡,在穩賺和可能不賺也可能大賺的比較下,多半的人都會比較保守,採取穩賺的策略。在穩賠和可能不賠、可能大賠的情形下,多半的人會願意冒險,採取可能不賠、可能大賠的策略。這兩個可以說是行為經濟學的兩個重要觀念,我要繼續講第三個和第四個重要的觀念。

在前面的例子中,賺和賠是兩個絕對的觀念,換句話說,我們以零為參考點,比零多就是賺,比零少就是賠,但在許多現實的例子中,這個參考點往往是人為的,可以隨著不同的情形和因素而改變的。讓我們把前面的一個例子稍為改變一下,假如您是行銷經理,您有兩個行銷策略的選擇,一個是不舉行年終大減價,您知道一定可以有二百萬元的收入;一個是舉行年終大減價,您知道您有1/2的機會可以有一百萬元的收入,有1/2的機會有三百萬元的收入。如果您的老闆給您的銷售目標是一百萬元,那就是您要以一百萬元為賺賠的參考點,第一個選擇,不舉行年終大減價您一定可以賺一百萬,第二個選擇舉行年終大減價,您有1/2的機會賺兩百萬元,有1/2的機會賺不到錢,所以按照採取穩賺的原則,您會選第一個選擇,不舉行年終大減價。如果,老闆給您的銷售目標是三百萬元,那就是您要以三百萬元為賺賠的參考點,那麼按照第一個選擇不舉辦年終大減價,您會距離三百萬目標差了一百萬元;按照第二個選擇舉辦年終大減價,有1/2的機會距離目標兩百萬元,有1/2的機會達成三百萬的目標,按照或者不賠或者大賠的原則,您會用第二個選擇。所以,在行為經濟學裡第三個重要的觀念是:得失的參考點是可以改變的,因而也影響改變您對策略選擇的改變。

行為經濟學裡第四個基本的觀念是:得和失是不對稱的。多數的人在乎「失」遠超過在乎「得」,讓我舉兩個簡單的例子。您去買一杯冰紅茶,付了錢買一杯中杯,老闆弄錯了,給您一杯大杯,您得到額外的100c.c.,您大概不會覺得什麼了不起,可是,如果老闆弄錯了,給您一杯小杯,少了100c.c.,您會一肚子火,因為心理上您吃虧了,您很在乎。您去汽油站加油,發現油價降了,比昨天便宜,您會笑笑;如果,發現油價漲了,比昨天貴了,您會跟老婆埋怨半天,昨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應該把油加好的。

得失不對稱的心理效應,也會引起其他的心理效應。讓我舉幾個例子:

一個是安於現狀的心理效應,那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因為變可能引起更大的損失。業餘買股票的人,往往下不了決心去賣賠錢的股票;甚至有許多人不離婚的原因,是害怕離婚後會更慘,這就是安於現狀的心理效應。

一個是覺得已經擁有的東西特別值錢的心理效應。一把破雨傘,遺留在開會的地方,許多人會願意花時間、花錢去把雨傘找回來;一個老舊茶杯打破了,懊惱半天;有人擁有一瓶高級紅酒,別人願意出5,000元的價錢,他也不肯賣,有一天不小心把酒打破了,老婆說:「不用懊惱,現有一家店用4,000元就可以買到同樣的一瓶了!」可是,他不肯買,正如老話說:「金窩銀窩不及自己的狗窩」,自己的家比別人的豪宅更舒服、更值錢。古語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那就是自己家的破掃把也值千金的意思。

另一個是重視目前的損失、而沒有把長遠的利潤計算在內的心理效應。百貨公司大減價,您急著在百貨公司開門那一刻趕到,您可能會選擇坐公車而不坐計程車,把小錢省下來,可是卻可能失掉在百貨公司撿大便宜的機會。

還有一個是願意接受正面的表達、不願意接受負面表達的心理效應。有一家電影院,平日的票價是200元,假日的票價是250元,電影院有兩個實質相同但是表達方式不同的說法,一個說法是票價250元,平日減50元;另一個說法是票價200元,假日加50元;不管怎樣表逹,假日去看電影,就得付250元。多半的人會喜歡票價250元、平日減50元的說法,不喜歡票價200元、假日加50元的說法,因為這讓他有額外多付出50元的感覺。

我這兩次談到行為經濟學的許多內容,來自一本很有趣的書叫做「別當正常的傻瓜」,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奚愷元寫的,書店裡都可以找到這本書。...<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x86i7 發表於 2010-4-5 09:36 PM

很棒喔
推推推
其實心裡學是一科很棒的科目
就跟哲學一樣
頁: [1]